

5月31日下午,汇健科技高级研究员陈晓明博士受邀出席论坛,分享主题为“高通量临床质谱多组学产品及解决方案”的报告,深入介绍了微纳材料技术(MT)、生物检测技术(BT)、信息学技术(IT)的“3T技术”平台,以及基于此融合技术构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通量创新质谱组学技术平台,并分享了临床组学诊断、生命科学工具和医学科研三大产品和案例。

临床组学诊断方面,陈博士指出,血液循环多肽(Blood Circulating Peptides, BCP)是在生物体内部由细胞RNA编码产生或蛋白质降解而成、分子量为0.2-20 KDa的小蛋白,具有调控转录、转录后调节、蛋白-蛋白互作、酶活性、信号传递和细胞间通讯等多种生理功能,为揭示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信息,而且作为疾病标志物,基于BCP指纹图谱检测的多肽组在肿瘤早期诊断上有显著的优势。血清肽谱可以反映肿瘤发生时短期的变化,具有即时性特征等。基于BCP这种新型标志物,汇健科技开发了首台(套)肿瘤液体活检全自动肽谱分析系统,该系统包含Bio-pSi®血清多肽检测试剂盒、ClinMS-Plat® I飞行时间质谱仪(浙械注准20242221307)和汇健智云®人工智能软件。BCP丰度动态范围极大,且容易在样本采集较长时间后发生进一步降解,导致多肽组信息失真,全自动肽谱分析系统有效地解决了这些临床应用瓶颈。基于全自动肽谱分析系统,汇健科技推出了常津采®-LungSeer肺结节良恶性鉴别、爱可现®-ColonScr肠癌早期检测、爱可现®-GutScr消化系统五癌联合检测三大产品,具有早期检出率高(90%或以上),患者依从性高(只需0.5 mL血清,无需空腹),样本检测效率高(2小时完成96个样本,最快可当天出报告)等优势。
针对生命科学工具,汇健科技自主开发了性能表现远高于现有市面产品的硅基微纳质谱芯片和国内首台商业化桌面式反射高分辨MALDI-TOF质谱仪。其中硅基微纳质谱芯片又包括GENE Array®核酸质谱芯片、Met-Si Array®代谢质谱芯片、Lip-Si Array®脂质质谱芯片、TCSI Array®成像质谱芯片等,检测领域涵盖核酸、体液代谢组(脂质组)和空间代谢组(脂质组)等,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样本检测服务和定制化硅基芯片产品。医学科研方面,汇健科技基于IVD级的质控体系,遵守包括ISO13485质量管理体系在内的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极大地保障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重复性和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已合作产出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省重点研发计划6项(尖兵、领雁)、省部共建重大专项3项、参与申报的国家自然基金获批50余项等科研成果。
最后,陈博士分享了基于这些生命科学工具的最新医学科研研究进展,领域涉及肺癌早筛、糖尿病肾病无创诊断和管理监测、肝细胞癌药物筛选、胃癌分子分型和预后评估、肝癌细胞亚型及转移特征区分等,凸显了该平台优异的临床应用前景。